回汉相融一家亲——李银娣家庭的故事

  • 2023-07-27 10:27

  幸福的家庭大都相似:夫妻和睦、敬老慈幼、家庭成员互敬互爱,共同携手搭建一个爱的港湾。对于生活在大武口区锦林街道办事处丽日社区的李银娣家庭来说,建立在相互尊重、彼此包容基础上的民族融合、良好的家风传承才是家庭幸福的基石。

  1978年,23岁的李银娣和26岁的马义仁喜结连理,在原石炭井二矿泉水街居民区掀起了热议,因为这是一对回汉结合的小夫妻。“民族信仰不同,饮食等诸多方面有差异,生活在一起肯定会有矛盾……”周围人的担心丝毫没有影响李银娣的坚定,她说:“既然嫁给了他,就必须尊重回族的民族信仰。”之后,李银娣以一位回族女性身份融入丈夫的大家庭,和丈夫携手担起照顾父母和同母异父的两个妹妹的重任。

  李银娣的公公患有矽肺病,婆婆身体状况欠佳,小姑子丁秀英患有视力和听力双重残疾,尽管如此,李银娣依旧毫无怨言、默默无闻地照顾着他们。1980年,李银娣通过招工成为了一名绞车工。从那以后,她既要忙工作,还要照顾家庭。侍奉老人,李银娣非常细心体贴,她将公婆的衣食住行照顾得无微不至;对待小姑子,李银娣更像亲姐姐一样,和她们亲密无间、无话不谈。虽然家人之间偶有磕碰,但是共同生活的二三十年里,李银娣和家人从未红过脸。

  2004年,李银娣退休了,但是她没享受一天清闲日子。儿子结婚后,小两口一直和李银娣夫妇生活在一起。这一年,李银娣的孙女降生了,这个家庭升级为四世同堂,李银娣上要孝敬公婆,下要帮忙照顾小孙女,经常忙得不可开交。为了让老人和产妇吃到可口的饭菜,李银娣每天都要分开做好几顿饭。随着后来公公离世,婆婆患心梗住进了医院,李银娣只得医院、家里两头跑。婆婆爱干净,但是卧床后生活不能自理,李银娣像亲女儿一样为婆婆擦洗身体、换洗衣物,从未嫌弃和埋怨,直到2015年婆婆去世。回忆起那段日子,李银娣说:“虽然我很累,但是只要家庭和睦,即使身体劳累,心里也是甜的。”

  在小姑子丁桂兰心里,嫂子李银娣勤劳朴实、待人真诚,对待家里的每个人都很无私,婚后一直像亲姐姐一样照顾她和姐姐丁秀英。丁秀英比李银娣小一岁,因为眼盲,生活中一直受到兄嫂照顾。丁秀英结婚后,和父母、兄嫂住在一个院子里,关系和睦。李银娣对丁秀英的女儿视如己出,一手带大,直到现在,两人的关系也和母女一样亲密。自从全家从石炭井搬迁到丽日社区后,为了方便照顾丁秀英,李银娣特意把两家的房子登记在同一个单元。2014年,丁秀英的丈夫去世,嫂子李银娣和妹妹丁桂兰主动承担起了照顾丁秀英的担子,几乎每天都要去她家里一趟,帮忙买菜、收拾家务。

  在孝老爱亲、互敬互爱文明家风的滋养中生活和成长,李银娣的儿子儿媳、孙子孙女都传承了良好的家风。李银娣总是说:“身教重于言传,我作为儿媳孝敬公婆,我的儿子、儿媳看到了我的做法,将来他们也会像我一样对待老人。”

  2016年,为了免去父母爬楼的劳累,李银娣的儿子、儿媳为他们购买了一套一楼的住宅。李银娣为了让儿子、儿媳专心工作,把孙子和孙女接到自己家中照顾。就这样,一家人相互包容理解,彼此关心照顾,家庭关系团结和睦,备受邻里好评。2020年,李银娣家庭获评自治区“五好家庭”。

  2022年,相濡以沫40多年的老伴马义仁因病离世,李银娣走出悲痛,以乐观向上的姿态重新面对生活。她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,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,同时,一如既往地照顾着自己的亲人,生活平淡而美好。

  李银娣家庭是石嘴山民族团结融合的一个时代缩影。在石嘴山,还有很多像李银娣家庭一样的民族融合家庭,他们用自己的真诚、善良、包容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“家和万事兴”的深刻内涵,为创造民族团结、美丽和谐的社会树立了榜样。(记者 朱凤玲 藏伟)

  • 【责任编辑】:安树晴
  • 【稿件来源】: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